家風純正,如同潤物無聲的細雨,滋養著萬物生長;而家風的興盛,則能引領國風的浩蕩前行。6年來,東寶區泉口街道瀏河社區東寶家風館將家風教育與大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不斷創新、豐富家風家教建設教育形式,累計開展500余場主題活動,吸引6萬余人次參與,成為荊門市開展“大思政課”建設的一張亮麗名片,為推動社會文明進步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主題墻由不同字體的‘家’字組成,聚焦于‘國’,蘊含著‘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的深意,旨在傳承弘揚優秀家風文化,讓清風正氣充盈每一個角落?!?月18日上午,當全市2024年7月以來新提拔市直單位市管領導干部的配偶走進東寶區泉口街道瀏河社區東寶家風館時,家風館銀齡導師隊成員、瀏河社區黨委書記蘇玉梅的講解令人如沐春風。
荊門市2025年家庭助廉暨優秀家風故事宣講活動現場
當天,由市紀委監委機關、市委組織部、市委直屬機關工委、市婦聯聯合開展的2025年“涵養好家風 當好賢內助”家庭助廉暨優秀家風故事宣講活動在東寶家風館舉辦。參加活動人員參觀完家風館后,還聆聽了清廉家風故事宣講,欣賞了歌伴舞《清風傳家》和歌曲《家風》,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增強廉潔意識,樹立清廉家風。
東寶家風館
在東寶家風館,一件件老物件、一幅幅老照片、一段段家風故事,不僅承載著一個個家庭的記憶,更成為一堂堂生動的“大思政課”。家風教育與大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讓優良家風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
舊館煥新:從“靜態展示”到“沉浸式傳承”
2019年,瀏河社區立足家風家教建設,打造“家風微光點亮社區文明”項目,建設了東寶家風館這一文化地標。
然而,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由于家風教育形式單一,導致居民參與度低等問題日益凸顯。面對這些挑戰,瀏河社區決定對家風館進行改造升級,整合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力量,引入專業社工和社會資源,共同推動家風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居民捐贈的縫紉機、煤油燈等老物件展示廳
升級改造中,家風館采用“物-人-事”三維聯動模式,以“故事采集—情景再現—互動傳播”精心打造家風文化傳承新場景。館內陳列了毛澤東家書復制件、本地革命先烈家訓等80余件珍貴史料,特別設置“老物件故事墻”,展出居民捐贈的縫紉機、煤油燈等30件承載家風記憶的實物,打造沉浸式教育場景。
同時,家風館還在全市社區首家運用“學習強國”平臺資源,打造“學習強國”學習小站,設置了“學習強國”知識闖關、“強國金句”接龍、“愛國詩詞”朗誦、留言板等環節,并劃分為閱讀區、交流區和電子資源區,配置政治、科技、文化、歷史等多領域優質書籍和期刊,為廣大居民提供集閱讀、學習、交流于一體的綜合性學習空間。
今年3月,升級后的家風館通過中華孝首、紅色家風、身邊家風、學習小站等板塊,生動展示家風家教的豐富內涵,為社區治理注入源源不斷的文化力量與精神動力,成為全市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開展思政教育和廉政教育的“打卡地”。
三支隊伍:銀發青禾共譜家風“交響樂”
“2015年,我成為瀏河小區自管牽頭人,組織40多位老人結對互助,吸引眾多街坊鄰居加入志愿者隊伍。我家孩子們的成長成才,與我家尊老愛幼的家訓密不可分。”銀齡導師隊成員、75歲的湖北省荊楚最美家庭提名獎獲得者張本雄在傳承孝道文化活動中,向居民們這樣講解。
瀏河社區組織居民開展“傳家風潤童心”親子家風故事會主題活動
東寶家風館組建了三支特色鮮明的宣講隊伍:先鋒示范隊、銀齡導師隊和青苗宣講隊。這三支隊伍涵蓋了老黨員、故事主人公、小學生、黨員志愿者等不同群體,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人故事,講述家風傳承的重要性,讓家風教育更具溫度與力量。還組建了50多人的多元化宣講隊伍,每季度開展“宣講技巧 + 故事演繹”培訓,致力于不斷提升宣講隊伍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
5月27日,由市婦聯主辦、東寶區婦聯承辦的“涵養好家風 共筑家國夢”荊門市2025年最美家風故事宣講活動在家風館舉行。青苗宣講隊小講解員、市竹園小學學生李偲妍向參觀的近百名機關干部和居民講解了瀏河社區殘疾女孩張琪慧在優良家風影響下,從社區文化節走向央視《星光大道》舞臺的逆襲人生故事,感動著現場每一個人。
在企業職工專場宣講中,先鋒示范隊成員李琳展示著自家的“清廉賬本”:“這是我丈夫作為國企高管的拒禮記錄,我們約定‘不義之財一分不取’?!边@支由黨員骨干組成的隊伍,已走進30家企業開展“清廉家風”主題活動,覆蓋職工家庭3000余戶。
三支隊伍形成“老中青”接力傳承鏈條,年均開展宣講活動80余場,讓家風教育既有歷史厚度,又具青春活力。
課堂內外:家風故事奏響育人“協奏曲”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家風嗎?”在市竹園小學的一堂思政課上,老師帶著學生們來到家風博物館,開展了別開生面的現場教學。講解員通過講述革命先烈的紅色家風故事,讓學生們深刻理解了愛國、奉獻、廉潔等價值觀的內涵。
11歲的王雨桐舉著自制的手抄報,向參觀者介紹“孟母三遷”的典故:“這是我們班同學畫的,我們還把家風故事編成了快板呢!”社區聯合轄區5所學校開發的“家風微課堂”,已形成《紅色家書里的初心》《孝親小故事》等12節主題課程,其中《一封雞毛信的家風密碼》被評為荊門市“思政金課”。
荊門市竹園小學學生在東寶家風館上思政課
除了走進學校課堂,東寶家風館還通過舉辦各類主題活動,吸引更多居民參與到家風教育和思政教育中來。
在瀏河社區組織的“家風故事分享會”上,居民們紛紛走上講臺,分享自己家庭的家風故事。這些故事有的講述了祖輩們的艱苦奮斗歷程,有的傳遞了尊老愛幼、鄰里和睦的傳統美德,有的展現了家庭成員之間相互扶持、共同成長的溫暖瞬間。通過分享這些故事,不僅增進了居民之間的情感交流,也讓優良家風在社區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
雙向賦能:從“家庭私德”到“社會共治”
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風正則黨風正,黨風正則政風清,政風清則社風淳。
東寶家風館在開展“大思政課”建設過程中,注重將家風教育與黨風廉政建設相結合,通過展示廉政文化、開展警示教育等活動,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增強廉潔自律意識。
“家風館里的一個個廉政故事和案例,時刻提醒著我們要廉潔從政,守住底線?!睎|寶區機關單位黨員干部張峰在參觀家風館后表示,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以身作則,傳承和弘揚優良家風,以良好的家風涵養清正的黨風政風。
為了進一步強化家風教育對黨風政風社風的促進作用,瀏河社區還開展了“黨員家庭掛牌亮家風”活動,為社區內的黨員家庭懸掛家風牌,將黨員家庭的家風家訓公示出來,接受群眾監督。同時,通過評選“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活動,樹立榜樣,引導廣大居民向先進學習,營造良好的社會風尚。
荊門市消防救援支隊在東寶家風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如今,東寶家風館已經開展500余場主題活動,吸引6萬余人次參與,被《人民日報》《學習強國》等主流媒體報道,并榮獲多項省級榮譽,成為荊門市開展“大思政課”建設的一張亮麗名片。在這里,家風教育與思政教育相互交融,讓優良家風成為滋養人們心靈的精神養分,為推動社會文明進步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社會風氣的重要基石。如今的瀏河社區,家風如一株火炬,照亮著每一個人的心田,孕育著時代新風?!碧K玉梅滿懷信心地說,“我們將繼續深化家風館的‘大思政課’建設,不斷豐富教育內容和形式,讓愛的教育扎根,讓善的基因流淌,讓家國情懷生生不息?!?/p>
來源:荊門九派通融媒體中心(記者 鄭連兵 通訊員 侯靜瓊)
編發:尤小梅
審核:鄒荊煉
終審:杜浩波
出品:九派通
報料:0724-2297655
郵箱:connect@jptnews.com
聲明:本文為荊門九派通融媒體中心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處